華日輸送帶認真學習(深化標準工作改革方案)
4月21日,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印發《2015 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》,落實國務院《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》和2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。
2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,推動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,提高產品和服務標準是關鍵。必須深化改革,優化標準體系,完善標準管理,著力改變目前一些方面存在的標準管理“軟”、標準體系“亂”和標準水平“低”的狀況,促進提升產品和服務競爭力,激發市場活力,推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。
會議確定,一是完善標準化法規制度,開展標準實施效果評價,強化監督檢查和行政執法,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,讓標準成為對質量的“硬約束”。二是全面清理和修訂現行國家、行業、地方標準,整合現行各級強制性標準,在涉及公眾利益的健康、安全、環保等領域建立統一的強制性國家標準,逐步縮減推薦性標準,推動向公益類標準過渡。三是鼓勵學會、協會、商會和產業技術聯盟等制定發布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的團體標準,選擇部分領域開展試點。允許企業自主制定實施產品和服務標準,建立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。四是提高標準國際化水平。進一步放寬外資企業參與中國標準制定工作,以有效的市場競爭促進標準上水平。努力使我國標準在國際上立得住、有權威、有信譽,為中國制造走出去提供“通行證”。
國家標準委印發的2015年重點工作主要包括:
一是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。(1)制定強制性標準清理整合工作方案。嚴格按照《改革方案》確定的強制性標準范圍,對現行強制性國家、行業、地方標準和計劃進行清理評估。選擇部分領域開展強制性國家、行業、地方標準的整合精簡試點。(2)優化推薦性標準立項和審批程序,縮短制定周期。(3)在市場化程度高、技術創新活躍、產品類標準較多的領域,進一步擴大團體標準試點范圍。加快制定團體標準發展指導意見和標準化良好行為規范。(4)研究制定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,加快推進企業產品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,進一步深化試點工作。
二是緊貼需求,加強重點領域標準制定。(1)圍繞實施“中國制造2025”,加強新一代信息技術、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、航空航天裝備、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、先進軌道交通裝備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、電力裝備、新材料、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、農業機械裝備等重點領域標準研制。(2)繼續實施2014-2015年百項能效標準推進工程,確保完成制修訂100項節能標準的任務。深入推進化解產能過剩標準支撐工程。(3)開展碳排放、節能環保標準研制,實施標準助推綠色化工產業發展工程。
三是強化實施,提高標準化質量效益。以行政管理、執法檢查、強制認證為主要形式,強化依據強制性標準進行監管。以標準符合性檢測、監督抽查、自愿性認證為主要形式,多渠道開展實施信息反饋與監測,健全推薦性標準實施監督機制。加快建立強制性標準實施情況統計分析報告制度,開展實施效果評價。暢通標準化投訴舉報渠道,充分發揮新聞媒體、社會組織和消費者對標準實施的監督作用。
四是提升水平,加快標準走出去步伐。積極推進船舶、海洋、航空航天、信息技術、電子商務、塑料、橡膠制品等國際標準項目。
保定華日輸送帶也要抓住時機努力進取,加快生產步伐,為國家創造更大的利潤!